曾轶可
---我是你的狮子座
虽然小可是2009年最受争议的话题人物,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把她放在了第一位,除了心中真挚的爱,还因为小可今年确实有很多新突破。
★ 2009年岁末《Forever Road》专辑销售告捷,破八万张。天娱改版庆功,发行《Forever Road勇敢孩子气版》。庆功版中超值收录了《狮子座》的音乐录影带和幕后花絮,并加收了温柔坚强版的《还能孩子多久》。为了让更多人听到来自自己纯净心灵的声音,轶可更进录音室录制了最新单曲《勇敢一点》DEMO,一并收录在改版专辑之内。
★触电荧屏:
《恋爱通告》是轶可的第一部电影。王力宏对她赞誉有加:“找她演出是因为听了她的《狮子座》,觉得很有才华,喜欢她的创作,让我想起自己19岁时对音乐的那份热爱。”票房达到6000万。
★2010年获奖情况:
·01-11百度风云榜新人盛典“2009年度最受媒体关注新人奖”。
·01-15“年度十大娱乐风格人物奖”。(东南卫视、南方周刊、腾讯网评比颁发)
·01-29在90后潮流先锋榜颁奖典礼上获“90后先锋音乐人奖” 。
·01-31在2009百度娱乐沸点颁奖典礼上《狮子座》获“年度最热门十大金曲”。
·百度Mp3乐坛年度盘点中,获最受欢迎潜力女歌手第二,首张专辑《Forever Road》入围最受欢迎国语专辑第二和最热门内地女歌手。
·02-05在2009年度北京流行音乐颁奖典礼上获“年度最佳创作新人奖”。
·03-06在2009年度《音乐先锋榜》上获“先锋创作新人歌手”。
·03-28第十四届全球华语榜中榜“内地最佳新晋歌手奖”。
·04-24蒙牛酸酸乳MusicRadio中国TOP排行榜内地“最具潜力新人奖”。
·08-21佛山劲歌王金曲金榜颁奖礼“十大金曲《狮子座》”、“内地最有前途新人”及“劲歌唱作人王”。
·09-02华语金曲奖2010《狮子座》获“十大华语金曲”。
喜欢她独特的声音
喜欢她说话 喜欢她弹着guitar唱着歌
喜欢她呆滞的目光
喜欢她忍不住的微笑
喜欢她蹩脚的舞蹈
喜欢她表演时的可爱
喜欢她面对媒体时的单纯
喜欢她怪怪的逻辑 喜欢她怪怪的世界
喜欢她的坚强 喜欢她的坚韧 喜欢她的坚持
喜欢可爱多 喜欢可卡因 喜欢牧羊人
我们都是轶家人
她不是个怪物
她是我的缪斯
她是我的天使
轶可,我愿成为你的狮子座!
韩寒
很早以前就买了一本《韩寒精品集》(盗版),可是就读了其中的一篇(还是苦于意志力不够)。当时读的是带个长title叫“韩寒首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光荣日》,并且还没有看懂,觉得就是本黄书。只记得里面有个女的叫做麦片以及一些经典情节。不过后来随着阅历增长越来越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无知。
提到2010年的韩寒,抛开赛车和博客,应该有两件值得庆贺的事:《独唱团》的创刊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出版。
刚听说《独唱团》要出的时候感到很激动,可一看定价就没有买,后来迟迟不见第二期,意识到第一期可能就是最后一期了,于是就买了一本看了看。
刚翻开第一页到前言(前言的文字中间抠出了一个《肖申克的救赎》中的锤子形状,我一直以为是片银杏叶,我还纳闷儿叶柄怎么那么长。)就吓了我一跳,看韩寒说的样子,这本杂志是给那些有着文艺梦想的文艺青年看的,可我不是呀,不过我还是把它读完了。
第一感觉就是挺文艺的。有人说这不是独唱团是大合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有。我看真的就是一个个的独唱,有谈人生的,有谈社会变革的,有谈政治的,有谈文化的……
里面王子乔的一首诗挺好玩的:
谁也没有看没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纸币在飘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算钱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我在逛书店的时候见到的,回到家在网上一查发现是什么“公路小说”,觉得挺奇怪的就看了看。
“公路小说”顾名思义就是讲述在公路上发生的一段旅程,一段故事,并且还带有些狂野的意味。读完后发现还是充满着韩寒特色,不过很惭愧,我还是没多大读懂,脑子里一直是很混沌的。
我开着一辆1988年出厂的车上路了,在路上的一个旅店里结识了38号姗姗,我们被抓进了警察局又被放了出来,我不想带她上路但还是带她上路了,我在路上回忆着童年的故事,想起了“旗杆事件”,想起了穿蓝裙子的女生,想起了小伙伴和一起玩的无聊的游戏,想起了临时工哥哥,想起了丁丁哥哥。
我不敢说这篇小说意蕴丰富,因为我没读太懂,我只读出了一部分味道,不是说语言呛得有味道而是情感上有味道。珊珊是女主人公也是起到情节转换的关键人物,她虽然是个鸡却有着令人折服的母爱精神。她把没用过套的的电话号码偷偷地记下来就怕有了孩子找不着爹;她把从地摊淘换的《怀孕圣经》真的就当成了“圣经”;害怕以后不能生育就心甘情愿的花了一万块钱在一个红灯泡前面照了两个疗程的“红外线” ;被劝道以孩子为要挟去找孩子的父亲要钱的时候她坚决不去;她计算着靠卖能把孩子养到多少岁,幻想着开美容院挣钱养孩子,幻想着送孩子出国;最让我感动的是被问到为什么用假名字时,她说:“你愿意用你妈给你起的名字当鸡呀?”。她有一颗做个好母亲的心但这个世界没能让她拥有做个好母亲的能力。
丁丁哥哥简直就是个神话的人物,他坐过飞机,会骑摩托车,会散打,能帮“我”要回来弹子。在“我”的心目中丁丁哥哥就是偶像,是守护神。但是丁丁哥哥不明不白的死了,不知道原因。
我说,丁丁哥哥,你去做什么啊?
丁丁哥哥说,我去和他们谈谈。
我说,你和谁谈谈啊?
丁丁哥哥唇边露出微笑,急切地说,这个世界。
我说,哇噢。
或许丁丁哥哥是被这个世界“谈”死了。(1989年的中国北方好像发生了一件大事,丁丁哥哥是个大学生吧)
丁丁哥哥的一句话挺深奥的,记录下来: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
总结一下:读的时候很压抑,读完之后很郁闷。
我写的也忒肤浅了!
山楂树之恋
我这里要说的是艾米的《山楂树之恋》而不是老谋子的《山楂树之恋》。当时刚读的时候我还很变态的写了一篇读后感,索性抄它一下:
吃过饭进教室,朋友拿了一个山楂给我,我半开玩笑地问:“你不是说不再吃糖葫芦了吗?这怎么吃起山楂了呀?”她长叹一口气说:“我想还是用吃山楂来纪念老三和静秋的爱情比较好!”
不吃是为了老三和静秋,吃还是为了老三和静秋。她是完全被《山楂树之恋》俘虏了!
当初向她推荐《山楂树之恋》的时候就被感动的一塌糊涂了,现在经她这么一点拨又使我心中荡起了波浪,感情积淀久了是要爆发的!
建新(我喜欢用这个称呼)就好像是《泰坦尼克号》里的Jack,无论是男人女人还是男生女生都喜欢他,都为他感动。
“我真想把心掏出来让你看!”热恋中的男人总是充满着激情,面对着女生却拙于言辞(擅长花言巧语的除去)。“工作的时候总想睡觉,睡觉的时候又总想着你。”建新虽然有时也说一些让静秋感觉很“流氓”的话,但里面承载着一个男人对女生的保护和怜惜。
“男人不兴为自己流泪,男人也不兴为别人流泪?”这句话牢牢地烙在了我这个连大男孩都算不上的男生心里。有一点大男子主义的我从不会为自己流泪,但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泪流满面(结局建新走的时候我都很平静,因为我知道那是必然,因为建新太完美了,没有其他结果)。当一个男人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孩受到伤害自己却伸不上手的时候,恐怕连死的心都有,更何况是流泪?
“你以后还要嫁人的,要跟人结婚的,我还是把你—完整的留给你的—丈夫吧。”有人说建新真傻!他怎么能理解一个男人那颗保护女生的心!谁说男人为性而爱?在建新面前什么都没有静秋的安全和幸福重要!汗颜呀,汗颜!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我只能说:“他可能明天回来,可能永远也回不来了。”
都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本来就涉世未深的静秋更是让建新给“弄”的糊里糊涂。她眼里的建新不会干吃饭和上厕所这种俗事,本来就不懂男女之事的她更是被朋友的话给弄得很是迷惘。这也正是她的可爱之处吧!
初读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时摘抄了一句话:男人的爱是火焰,会让女人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她快乐的在男人温暖的怀抱中,女人的爱让男人永远强壮!当时我并不懂这句话,现在好像恍然大悟了!
现在我自己看着都很费解,甚至有点想不明白当时是怎么想的。
我现在想再补充一些我对静秋的理解:
静秋是一个美丽的悲剧。
静秋的家庭既是美丽的又是悲剧的。她有疼爱的爸爸妈妈,她有疼爱她的哥哥,她有可爱的妹妹。但是她的出身不好,爸爸是个“地主阶级”,妈妈是个“历史反革命”。爸爸被抓去劳动改造,哥哥下了乡不又知道几时能被调回来。
静秋的意识既是美丽的又是悲剧的。她的思想相当的单纯,不知道是因为现实的逼迫还是因为天性。她对于性的迷惘既让人觉得好笑又让人感到难过。她对于爱情的斗争既让人觉得揪心又让人感到宝贵。
静秋的爱情既是美丽的又是悲剧的。她有爱她的老三,她有朋友的祝福,她有对于爱情纯洁的理解和目的。但是老三走了,她没能守护住他,可我相信她能将他们的爱情好好的守护一辈子。
剧已终,人已散,情未了!
好了,我该走了。
色·戒
《色·戒》这个名字几年前就听过,据说是一部得了很多大奖的黄片。可是引起我关注还是因为在《山楂树之恋》的书腰上有一句话:在人人从网上寻找无删节版《色•戒》下载的时代,《山楂树之恋》让人对“纯爱”有了新的争论。后来我就找来这篇小说读了读,先吓我一跳的是作者是张爱玲。
我带着一种敬畏的感情把它看完了,只觉得很伤心,为王佳芝伤心,为邝裕民伤心,也为易先生伤心。
对于王佳芝的伤心是因为她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爱情和责任的关系以及爱情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当她带着一腔爱国热血的时候,脑子里只有仇恨没有爱意;当她和梁闰生做的时候,脑子里想的还是杀敌吗;当他被易先生凌虐的时候,又是怎么产生爱意的呢;当她在珠宝店看着易先生的眼睛的时候,究竟从他的眼睛里面看到了什么而意识到自己爱上这个男人的呢;当她对他说:“快走!”的时候,是否经历了激励的思想斗争呢。我没经历过爱情,我不知道爱情是怎么产生的,我自己的问题我也回答不了,我只知道当一个女人全心全意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她身上积蓄的力量是相当可怕的。
对于邝裕民的伤心就是纯粹的惋惜了,三年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放在他的面前,他却忙着所谓的爱国运动而没有珍惜,三年后的他看着心爱的女人受到欺凌却后悔莫及,如果老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又是否会珍惜,可惜不可能了,老天只给了他七个字:三年前,你可以的。这句话也留在了我的心里。
对于易先生的伤心是建立在愤怒的基础之上的,我相信他是真心爱着王佳芝的,可是他的所作所为和王佳芝比起来可以说简直是猪狗不如。或许“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可以为他辩解,但人们不能原谅他。我也知道事情的结局不能完全怪他,要怪汪伪政府,要怪那个社会,甚至可以怪中国,或者俏皮地说是张爱玲一手造成的。在被黑暗的现实扭曲了灵魂之后,爱情又算得了什么呢,王佳芝能够走进他的心里已经是最大程度了,我们还能够再期盼什么呢,又能去责备什么呢。
久仰张爱玲的大名,但《色·戒》是我读的第一本张爱玲的书。敬畏的读完之后是深深的敬佩,整篇故事短小精悍,情节繁复而集中,不加渲染而感人,我认为是一篇很好的短篇小说。
最后分享一句李安的电影海报上的一句话:
色易守 情难防
倾城之恋
还要先说《色·戒》,读完《色·戒》之后我就想再看一些张爱玲的作品,于是我就请教了一位看过一些张爱玲小说的朋友,请她推荐一部代表张爱玲风格的短篇小说,她就向我推荐了《倾城之恋》。我还问她张爱玲的作品是什么风格,她的回答是:和鲁迅有一拼,看不懂。
看的时候一直在郁闷为什么名字叫“倾城之恋”,直到结局才明白,原来“倾城”就是香港沦陷。“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张爱玲这么写道。
白流苏为了婚姻逃离了那个令她窒息的家族,结识了范柳原,而范柳原也喜欢上了她,但只是把她当做是情妇。
“他不过是个自私的男人,她不过是个自私的女人。”两个人各有所需的走在了一起。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只不过是成全了“她”。他们结婚了,她有了渴望的婚姻,而他把俏皮话留给了其他的女人,表示他完全把她当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我实在写不下去了,我根本读不懂。
明朝那些事儿
提起网络文学不得不想起2010年著名作家麦家先生的一句话:“网络文学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垃圾。”这就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唱赞歌,有人扔板砖。还好麦家先生没有赶尽杀绝,只是百分之九十九,否则这事儿就闹大了。我认为麦家先生的话是要打个折扣的,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是气话,因为网络文学中也不乏有精品,像安妮宝贝的《告别薇安》和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初相见》都是从网络中淘出来的。
提起谐趣文学不得不想起去年经常在书店见到的一本书:《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要是你没见过,那它的作者袁腾飞你总熟吧,要是袁腾飞也没听说过,《百家讲坛》总知道吧。袁老师起红于学生偷拍的网络视频,爆红于《百家讲坛》的《两宋风云》,一出镜就被封了个“易中天+郭德纲”的头衔,我现在还能说几个他的段子,像什么“帽子像避雷针,袖子能扫地”之类的。说实话我并不是特别喜欢他,不是不喜欢他讲的东西,而是不喜欢他的声音,太有攻击性,就没有吸引力了(我认为《百家讲坛》里声音最好听的是易中天老师,比旁白的声音都好听)。回到正题,对于谐趣文学人们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谐趣文学有益于人们接近文学和历史,有人反对说谐趣文学会弯曲历史真相甚至会扭曲人们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我不是要参与辩论的,我只是想推荐一部网络文学和谐趣文学掺和在一起的作品: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一共七本,我只读了第一本;一是我读书慢;二是看着厚厚的一摞书我害怕;三是经济问题;四是因为第一本就到了朱元璋驾崩和朱棣篡位登基了,后面明朝基本就堕落了,我虽然对这部书感兴趣,但我对明朝的历史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不过我认为明朝男子的发型挺不错的),或者功利一点,明朝的历史是比较冷门的知识。
首先先肯定一点,《明朝那些事儿》是以正史为基础讲述的,不会产生弯曲历史真相的嫌疑。
其次语言方面,毋庸置疑是相当诙谐幽默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幽默里面有内涵,幽默的有深度。其实想想也不矛盾,都说幽默是智者的游戏,要不然看完冯小刚的电影只能笑笑而已,就没有其他效果了。
再次结构方面,书里面所讲的都是一件一件典型而详细的事而不是像历史书一样是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话,显得故事性很强(它好像本来就是一部小说呀)。并且里面还经常岔出来一些背景介绍、制度介绍、评论总结之类的,反正是参差好看。
总之,很赞,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
射雕英雄传
《射雕英雄传》的电视剧我看过三个版本的(我最喜欢李亚鹏周迅的那个版本),但是直到去年暑假我才下定决心要拜访一下金庸大侠的这篇大作。
我用了基本十天时间才把它读完,可笑的是读完后我脑子里想到的不是什么江湖道义,也不是什么侠之大者,更不是什么民族情结,而是两个让我很困惑的问题:一是“降龙十八掌”我怎么找都到不够十八招;二是郭靖为什么从来没有被钱所困扰过。
第一个问题我还安慰自己说可能在《神雕侠侣》中能找全。第二个问题我就想不明白了,书里面只交代说郭靖在最开始离开大漠的时候,大汗曾经给过他盘缠,其它地方的郭靖就没有经济来源了,难道大汗给他的银子花不完?很让人费解。
中国银幕
---痛楚背后可喜可贺
如果回想2010年在中国银幕上发生的事,《阿凡达》估计要排到榜首,14.03亿(网上查的,不知道准不准,应该差不多)的内地票房让国内各大导演的跌破了眼镜,更引发了国内不少人对中国电影的担忧、失望甚至是绝望。
我也先挑挑中国电影的刺吧。对于2010年的中国电影,最让我不满的是两部让我最失望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和《山楂树之恋》。他们让我感到很失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烂片(对于那些烂片我根本就不关注又何来失望),而是和我的期望值相比要低很多。
我对《唐山大地震》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因为我很想看到冯小刚完成他立的5亿票房目标。但我在看完之后发现我的感受和大多数人的感受不同,在别人都在拿着纸巾拭泪的时候,我在那里郁闷:我怎么就哭不出来?我怎么就不感动呢?
我又看了一遍还是哭不出来,只是看着张静初饰演的方登在伤心的时候我也很伤心,在她斥责陆毅饰演的男朋友的时侯我感到很揪心。
到底是我心理有问题还是冯小刚拍的有问题呀?
我对《山楂树之恋》抱的期望比《唐山大地震》还要高。不仅因为我喜欢原著还因为我一直很喜欢老谋子的电影。但《山楂树之恋》给我的打击要更厉害。
原著中大量的人物和情节被删除了,并且使用了大量的字幕来连接剧情。老谋子解释说这是为了让情节更集中在老三和静秋身上,让整个环境也更符合“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的要求。但是老谋子的“干净”让我看的很“乏味”,整体的故事吸引力大打折扣。老谋子的画面干净唯美,但用朋友的话说,这部电影只配做书里的插图,应为看起来就像是幻灯片。
而在其他方面的痛楚是别人的,比如“为什么我们拍不出来好莱坞那样的科幻大片”、“中国的电影市场为什么一直是那几个老面孔”。我认为这些问题很简单,和外国的电影市场比起来,我们还处于发展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必然的,我同时也相信我们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跻身世界电影强国。
既然副标题的名字是“痛楚背后可喜可贺”,接下来我要推荐几部2010年我喜欢的电影。
要说贺岁档的话,就要先把时间拓到2009年12月。在众多贺岁片中我最喜欢的是张导的《三枪拍案惊奇》,不过我还真说不出来这部电影有什么好,不过有位影评人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只有大雅的导演才敢做大俗。
在春节档里我要首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我带着一颗小朋友的心认认真真的看完了这部影片。和原来相比画面质量更加精良,故事更加丰富也更有吸引力,立意也更加深刻但又容易让小朋友理解。我看到最后红太狼发飙时出现游戏升级画面让我激动的赞不绝口,看到懒羊羊和小灰灰在一起的那部分时让我笑得合不拢嘴。有人瞧不起动画片,尤其瞧不起国产动画片,切!
暑期档里是《唐山大地震》一枝独秀,但里面不乏有几只中小成本的黑马,比如《人在囧途》。虽然故事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又合情合理,难能可贵的是在一通爆笑之后还能有一丝酸楚和一份感动。
国庆档自然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魔幻的故事、瑰丽的色彩,徐老怪又回来了。
年底的贺岁档有两部最抓人眼球:姜文的《让子弹飞》和冯小刚的《非诚勿扰Ⅱ》。《让子弹飞》融西部、喜剧、传奇于一体,整部剧里雄性荷尔蒙乱飞,姜文的导演才能得到迸发,一举洗刷了《太阳照常升起》的耻辱。《非诚勿扰Ⅱ》应该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教育片,它引人重新审视婚姻和爱情、生存与毁灭,看得我现在都有点想法了,当然要先有那基础。我其实挺感谢冯小刚的,我以前对电影没什么概念,还是从2008年底的《非诚勿扰》起开始关注并喜欢上中国电影的。
各位在看着《盗梦空间》并大骂中国电影的亲们,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喜欢上国产电影!
推剧了
和电影相比,我还是看的电视剧比较多一点。对于2010年的电视剧,估计翻拍和改编是一大特色,像胡歌版《神话》、张纪中版《倚天屠龙记》、浙江卫视版《西游记》、高希希版《三国》、李少红版《红楼梦》、王珞丹版《杜拉拉升职记》等,此外就是拍续集,如《一起又看流星雨》、《金婚风雨情》等。
我在这里要力推两部剧:胡歌版《神话》和高希希版《三国》。
同一个故事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的有很多,比如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除了有老徐的电影版和王珞丹的电视剧版还有姚晨(老凌他两怎么就离了呢?)的话剧版。话剧版我没看过,另两个版本我也都不太喜欢,老徐的爱情故事讲得不错,但奋斗历程没有了,王珞丹的更糟,故事讲得拖拖拉拉没有吸引力,再加上演员的问题……不过我认为胡歌版《神话》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超越了成龙的电影版。
首先从题材上有了改变,电视剧采用了穿越这一题材,使人物的关系更加的紧密也更加的复杂化。
其次从立意角度上看要更加深刻,易小川穿越到了两千年前的秦朝,在历史的变革中从一个狂荡不羁的现代少年变成了一位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与玉漱的相识让他重新理解了爱情的意义,从项羽那里他学到了朋友信义,从蒙恬那里他学会了担当责任。而当这一切都加在他身上的时候,爱情、友情、亲情、责任,哪个才是他最应该守护的东西?这个问题实在是太难了,小川无法选择,只好交给历史来作裁判。
再次在故事内容上有很大吸引力,在不影响正常历史进程的条件下安排了很多有意思的情节,现在正在热播《宫锁心玉》(这里岔不开了)。
再次在故事的讲述上很精巧,古代与现代两条线索相互依托,既紧凑又给了观众很大的喘息空间(这一点延续了电影又有不同)。
最后,其它方面如演员阵容、技术制作等也有很大突破。
我要在这里推《三国》肯定会遭到很多人的炮轰,但谁让我喜欢上这部剧了呢?
在四大卫视都在播新版《三国》的时候,央视不知道是为了应景还是什么把自己拍的老版也拿出来播了一遍,这一播不当紧,让我更喜欢新版的了。
一比较我觉得老版只有两个亮点,一是当年的奶油小生唐国强比现在的陆毅要多一份成熟(这也是新版的失败处之一),二是主题曲听着好听。
我认为新版《三国》的最大优点就是有人情味儿,而老版三国拍的是冷冰冰的。新《三国》里面的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魅力(当然导演的理解可能与观众有不同)。
其次,我喜欢新《三国》的原因是我喜欢上了里面的一个人:司马懿。老版里面的司马懿一出场****(不知道怎么形容),就很讨人烦,而倪大红老师重新塑造的司马懿就很招我喜欢,他的表演赋予了司马懿灵魂,使得该剧的后半部分相当出彩。
各领风骚
本来我想梳理一下去年的热点,可我一想一件事我最多写上一句评论,也没啥意思。再说人家网上和杂志上盘点那么好,我费那事干吗。还有,要把那些事改造成作文素材确实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就放弃了这一计划。
写给自己
你应该是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人,而不应该是一个只会空想的人。
你应该是一个具有领导能力的人,而不应该是一个只有领袖意识的人。
你应该是一个自信的人,而不应该是一个自负或自恋的人。
你应该是一个自谦的人,而不应该是一个自卑的人。
你应该是一个意识独立的人,而不应该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
你应该是一个谨慎小心的人,而不应该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
你应该是一个考虑周全的人,而不应该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
你应该是一个珍惜节俭的人,而不应该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
你应该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而不应该是一个拽阔挥霍的人。
你应该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而不应该是一个吹毛求疵的人。
你应该是一个(此处略去5个字)。